中心供氧工程是医院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工程,主要为病房、手术室、急诊室等医疗区域提供集中、稳定、安全的医用氧气,相比传统的氧气瓶分散供氧,具有供氧连续、操作便捷、安全性高、管理规范等优势。以下从系统组成、设计规范、施工要点及维护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:
整个系统通过管道网络将氧气从气源端输送到各用氧终端,主要包括以下部分:
气源部分
氧气源:常见的有
液氧储罐(容量根据医院用氧量设计,适用于中大型医院,液氧经汽化器转化为气态氧)、
医用制氧机(通过分子筛分离空气制氧,适用于中小型医院,可与液氧储罐联合作为备用气源)、
氧气瓶组(作为应急备用气源,在主气源故障时切换使用)。
辅助设备:包括汽化器(将液氧转化为气态氧)、减压装置(将高压氧气减压至符合医用标准的压力,通常为 0.4-0.8MPa)、稳压阀(保证输出压力稳定)、安全阀(防止系统超压)。
管道输送部分
管道材质:采用
脱脂紫铜管或
不锈钢管(需符合医用标准,确保无杂质、耐腐蚀,避免氧气与管道反应产生风险)。
管道布局:根据医院建筑结构设计主管、支管和分支管,遵循 “单向流动、减少拐弯” 原则,确保氧气输送顺畅;管道需进行脱脂处理(避免油脂与氧气接触引发燃烧),并做避光、防碰撞保护(如穿管槽或固定支架)。
压力监测:在管道关键节点(如气源出口、楼层分支处)安装压力表,实时监测系统压力。
用氧终端部分
终端装置:安装在病房床头、手术室吊塔、治疗车等位置,采用专用的
氧气快速接头(符合国家标准,具有防错接功能,避免与其他气体如氮气、笑气接口混淆)。
流量调节:终端配备流量调节阀和湿化瓶接口,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需求调节氧气流量(通常为 0-10L/min)。
控制与报警部分
中心供氧工程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(如《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》YY/T 0186、《医院中心供氧系统设计与施工规范》等),核心要求包括:
安全性设计
防火防爆:氧气是助燃气体,系统需远离火源、热源(如配电箱、暖气管道),管道与其他管线(如电线管)的间距需符合规范;气源房(液氧储罐间、氧气瓶间)需独立设置,通风良好(安装防爆排风扇),配备灭火器材(如干粉灭火器),并设置 “严禁烟火”“氧气危险” 等警示标识。
压力控制:系统工作压力需稳定在 0.4-0.8MPa,超过上限时安全阀自动泄压,避免管道爆裂。
防泄漏:管道连接采用焊接或专用卡套接头(严禁螺纹连接,防止泄漏),安装后需进行气密性试验(用氮气打压测试,保压 24 小时压力降不超过规定值)。
合理性布局
容量匹配
为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,需建立规范的维护制度:
日常巡检
定期保养
应急处理
中心供氧工程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,其设计、施工和维护需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承担,确保符合医疗安全和消防规范,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可靠的氧气保障。